第(3/3)页 这日下了朝,赵君尧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。 “皇帝国事繁忙,不用总惦记着哀家!” 太后见儿子来,笑得一脸慈祥。 “自那日南苑回来就没来过,儿子不孝!” “我们母子,何须说这些,你事情多,保重身子最要紧!” 太后说着,将皇帝拉到身边坐着,又问。 “可用了早膳了?” “不曾!” “正好我这里也要摆膳,不如陪哀家用些吧” 赵君尧神色一缓,笑道:“母后这里可有好几样好吃的,儿子有口福了!” 一句话哄得太后笑了,朝庆嬷嬷笑道。 “瞧瞧,长得这么大,一来哀家这里,还是只惦记吃的!” “母后宫里几个老嬷嬷的手艺,儿子最喜欢!”赵君尧顺着话题道。 “皇上念旧,不嫌弃奴婢们的手艺,奴婢这就叫她们做着,一会儿就好……” 庆嬷嬷笑眯眯地走了。 皇上自小爱吃的几样菜,她们早就烂熟于心! 太后常年吃斋念佛,大御膳房的菜也不爱吃。 寻常都是几个擅长厨艺的老嬷嬷伺候着。 太后又笑:“哀家记得你小时候在上书房念书,下了学回来,一进门就喊着要吃的!” 赵君尧也笑了:“母后还记得!” “怎么不记得?那时候,你和婉心、钧其他们,你们仨凑在一处,可是调皮得不行!” ‘婉心’是施贵妃的闺名。 赵钧其则是赵君尧的堂弟,九皇叔燕王的嫡子,燕王世子。 因着三人年岁差不多大,所以儿时常一块玩。 赵君尧的笑淡了些。 还是说道:“每次闯祸,还是母后帮着包庇,不然父皇发现就是一顿板子!” 说得太后笑了起来,又唠了会儿磕,太后叹道。 “你们都大了,钧其那孩子跟着他父亲去了封地自不必说,你和婉心,也不比从前了……” “母后多心了,自然还是一样的!” 他心想着:这后宫,若论宠爱,谁也及不上她,还不够么? 第(3/3)页